加载中...

中国思想文化


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会经常提及,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,我们也会经常看到有人说我们要提升文化自信。但是基于这一切的根本,就是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文化,什么是中国文化,什么又是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质,我们才可以提及去宣扬、复兴。

钱穆先生在其所著的《中国文化十二讲》中就谈及到了这一点。

钱穆(1895年7月30日—1990年8月30日 ),字宾四,笔名公沙、梁隐、与忘、孤云,晚号素书老人、七房桥人,斋号素书堂、素书楼。江苏无锡人,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。作为国学大师、中央研究院院士、故宫博物馆特聘研究员,钱穆先生毕生都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,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。中国学术界尊之为“一代宗师”,与吕思勉、陈垣、陈寅恪并称为“史学四大家”。

自民国元年(1912年)始,钱穆在乡村任小学教师。民国十一年(1922年)后,在厦门、无锡、苏州等地任中学教师。民国十九年(1930年),由顾颉刚推介,被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,跻身学术界。抗战前,任燕京大学、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北平师范大学教授,讲授学术思想史,确立学术地位。抗战时,随北大南渡,著《国史大纲》,并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、齐鲁大学、武汉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华西大学、四川大学主讲文史课程。抗战后,执教于昆明五华书院、云南大学、江南大学、广州私立华侨大学。 1949年赴香港,创办新亚书院(港中大创始书院)。 1967年迁居台北,后任中国文化学院史学教授。 1990年在台北逝世,享年95岁。1992年归葬太湖。

这篇博客就打算逐步写一些关于钱穆先生的《中国文化十二讲》的读后感。

什么是文化

文化,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、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,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。教育、科学、艺术皆属广义的文化,而政治、经济与文化相互关联、相互作用。实际给文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,非常困难。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,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。文化顺乎时代潮流具有不定性,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文化。

“文化”一词的英文原文,最开始是civilization,这个词语大意指一种偏近城市的、可以互相传播的文化,由于是偏向于城市,所以趋向于“物质”方面,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以蒸汽机为核心的机械改革,比如电气、电灯,这些物质的文化,是从一个地点传播到另一个地点,就像放射状一般扩散出去。当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英国开始的,所以英国就比较倾向于用这个词语。

但是,德国是在物质现代化的进程中比较落后的一个国家,所以德国创造了一个词语culture,来表示自己的文化。其实这个词语同上面的civilization一样,都是从希腊文中演变出来的,但是这个词语表示偏紧与田野农作方面的文化。就如同一切植物有着自己的内在生命和外在的生长。其实就是微观看到的细胞生存以及我们宏观看到的植物在生长,代表着个人的生活和集体的文化。这就引申出,我们集体的文化是靠着我们每一个人组合起来体现出来的。

这两个词语流传到中国,正好对应着“文明”和“文化”这两个汉语词语。

我们先来看一下“文明”,这一词语出自《易经·贲卦》的《彖辞》:刚柔交错,天文也。文明以止,人文也。观乎天文以察时变,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。


文章作者: 星客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星客 !
  目录